2023年初,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先后走进上海盲童学校、居民区、信息采集点等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草案)》、《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草案)》立法意见专场征询会,听取校园师生、人大代表、居民群众以及残障人士等有无障碍需求群体的意见建议。在立法征询过程中,盲童学校老师、居民区信息员都有提及:建议在特殊学校周围的人行横道的交通信号设施按照标准加装过街音响提示、盲文提示等装置。今年3月正式施行的《上海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中要求城市主干道安装过街音响,为视障人群出行提供便利。
同时,虹桥街道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建议得到了上海市残联、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理论研究中心、长宁区检察院、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等有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经过短短2个多月,在第三十三个全国助残日,基层立法联系点这辆民意直通车以法治架起无“碍”桥梁在虹桥路率先试点落地。
近日,在位于虹桥路的上海市盲童学校门口,人行道连接过街斑马线的坡道处,一套过街提示的新设备正在试点运行,几位学生正在提示音的帮助下通过斑马线。
这套设备的创新点在于,通过运用超声波定向声学设备,将提示声音约束在狭窄、定向的通道内传播。简单地说,它把人耳所能听到的声音限定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一旦离开这个范围,就无法听到声音。以该路口为例,声音被精准“投”向过街等待区的行人,行人沿着盲道走到等待区时,可以听到清晰的提示音,知晓信号灯状态,而在等待区外,则听不到提示音。
声音对于视障人士来说很重要,有了针对性的声音提示能够让他们过马路更安心、更安全。通过精细的管理和细节的优化,借助科技手段,让交通设施发挥最大的实用性、便利性,让所有的交通参与者都能够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安全和温情。
目前,交警总队已在上海市盲童学校等2所学校门前进行了安装试点, 并邀请视障师生们进行了体验和交流。针对交流沟通中提出的意见建议,交警总队对绿灯提示音细化了3种频率“蜂鸣声”,进一步加强绿灯剩余时间提醒,并对试点点位提示音“投射”区域进行了针对性调试设置。